云南省公开遴选2025年“人工智能助推云岭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承训单位的公告
按照《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要求,2025年中小学幼儿园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云南省项目设置了“人工智能助推云岭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培训项目,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公开遴选项目承担单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项目目标
以“整校推进、精准赋能、课堂变革”为项目实施宗旨,通过系统化、递进式的人工智能赋能培训与实践,提升学校管理团队数字化政策理解能力、规划指导能力和教师应用设计能力、教学创新能力,推动教学模式创新与学校治理方式转变,生成一批高质量、可推广的人工智能应用教学成果,将项目学校建设成为区域内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校。通过遴选高等院校对全省6个区域的30所中小学开展培训(见附件1)。
二、项目内容
(一)项目任务。本项目按照“入校诊断—内容定制—校本
研训—创新实践”的方式,围绕“打造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校”总体目标,实施分层分类、递进式的校本培训。在入校诊断阶段,重点开展全校教师数字素养与教学需求调研,明确各学科、各岗位教师在教、学、管、评中的实际瓶颈与人工智能融合点。在内容定制阶段,依据诊断结果,结合学校发展目标,制定“通识普及—技能深化—创新应用”三阶课程体系,内容涵盖人工智能教育理念、智能工具实操、课堂创新设计与数字平台校本化应用,强化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校本研训与创新实践阶段,以任务为驱动、案例为支撑,推动教师在真实教学场景中开展人工智能赋能的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形成一批典型课例与管理案例,整体提升学校管理者的数字化治理能力与教师的智能教学创新能力。
(二)培训方式。培训以线上线下混合的方式展开,以线下集中为主,构建“诊断—学习—实践—生成”的培训模式。线下进校培训不少于20天,突出参与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方式,实践类课程占比不低于60%。线上培训不少于20学时,主要用于拓展学习、资源共享、过程跟踪与训后指导,支持教师持续开展返岗实践与成果优化。每所学校参训教师总数不少于50人,其中,覆盖校级领导不少于2人、教研骨干不少于6人、一线教师不少于42人,形成“管理、教研、教学”三级联动的整校推进机制,确保培训成果可落地、可辐射、可持续。
(三)资金预算
“人工智能助推云岭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经费由中小学“国培计划”专项资金承担,项目经费为10万元/校。项目经费严格按照《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21〕55号)执行。项目实施按照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等维度对项目校和项目承担单位进行绩效评估。该项目为云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改革性项目,下一年度同类项目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本项目考核优秀的承训单位予以倾斜。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条件
申报单位需近三年承担过国家和省级教师、校长培训项目或具有国家和省相关行业认证的培训资质,拥有丰富的教师、校长教育信息化提升培训经验及较强的人工智能应用与教育创新培训优势和高水平的培训专家团队,能够按照项目要求设计和组织实施。
(二)实施方案编制要求
1.突出政治引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将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家精神、师德师风以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培训全过程。严把课程、师资与培训内容审核关,确保价值导向正确、育人目标明确。
2.精准设计方案。围绕“打造人工智能示范校”总体目标,以整校推进为路径,针对教师发展瓶颈与教学数字化真问题,设计分层分类、递进连贯的培训体系。课程设置兼顾学科差异与发展阶段,强化人工智能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增强教师智能技术应用能力与课堂创新意识,推动教学方式与学校治理模式系统变革。
3.明确实践导向。坚持以实践为主线,案例式、任务驱动式等实操课程占比不低于60%培训课程设计模式。优先选聘一线教师、教研员、校长及熟悉基础教育的高校专家组成授课团队(其中一线专家比例不低于50%)。方案制定充分吸纳学校意见,强化训后应用与跟踪指导,推动每位参训教师形成实践成果,整体建成一批高质量、可展示的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课例。
4.注重培训质量及经费管理。申报单位要制订训前、训中、训后全过程质量管理实施方案,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教师培训记录档案,加强反馈和跟踪指导,强化培训成果总结与推广,每个项目校应在教、学、管、评方面生成不少于30个可推广的典型案例,上传至云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人工智能助推云岭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优秀成果案例板块,实现成果区域共享与示范辐射。承训单位要规范培训经费使用,确保有限资源聚焦重点任务与实质成效。培训期间做好教学和学员管理。
四、申报方法
(一)项目申报。项目申报单位要紧密结合项目背景、紧扣项目目标和任务,科学设计实施方案,以区域划分为单位进行申报,并填写《2025年中小学“国培计划”云南省“人工智能助推云岭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项目申报书》(附件2)。申报单位可向云南省电化教育馆联系人获取项目校需求。《申报书》是项目申报、评审和评估的重要依据。申报单位请于2025年11月15日18:00前将《申报书》电子版和盖章扫描件发送至联系人邮箱。《申报书》纸质版(一式3份)通过EMS邮寄至昆明市学府路2号省教育厅大楼1303室(云南省电化教育馆)。项目申报以收到盖章扫描件电子邮件时间为准,逾期不再受理。
(二)项目评审。云南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各单位提交的申报书进行评审,评审结果在省教育厅网站上公示3个工作日。确定项目实施单位后,与承训单位签订合作协议。
(三)绩效考评。“人工智能助推云岭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纳入2025年云南省中小学“国培计划”项目管理并严格绩效评价。省教育厅将开展项目实施中期检查和项目实施完成后效果评估,对未按既定目标和任务开展培训工作且培训效果不佳的承训单位将给予通报批评,后果严重的将限制在省内开展省级相关培训。
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
联 系 人:左老师
联系电话:0871-65141367
云南省电化教育馆
联 系 人:肖老师
联系电话:0871-65154605
邮寄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学府路2号1303室
邮 编:650223
电子邮箱:djzhglk@126.com
附件:1.2025年中小学“国培计划”云南省“人工智能助推云岭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区域及学校名单.docx
附件:2.2025年中小学“国培计划”云南省“人工智能助推云岭教师队伍建设工程”项目申报书.docx
本文由查考网发布,不代表查考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hid.cn/zsdq/875.html
